雕塑似乎已成為隱退的詞彙。概念先行的激流之下,與材料共舞的雕塑家稱謂沉入河床,語言堆砌的思想景觀浪潮洶湧。堅持「雕塑家」的自我認同,是否需要與過多的闡釋或解讀保持距離?材料在演變過程所吐露的語言已充分演繹所有,無需強加翻譯,無需自我分析,無需為創作提供標籤。

阿琳·舍切特(Arlene Shechet)於佩斯香港的個展場域中明亮斑斕,未知的生命力在此遊走。每件雕塑都是獨立生命體,以不同的傾斜角度佇立,影射某種臨界狀態。步入這個生命群體,無言,只有面對面相視,以自己的身體感知對方的身體。這些生命由悖論組成,難以相融的材質碎片附著於彼此肉身之上,有機體與幾何形相互拼湊,以一種懸而未決的方式捧住整個肢體。

與展覽同名的作品《晨曉之月》(Moon in the Morning,2022)待在內展廳一角。跨越其他飽和色彩所譜寫的空間畫布,來到這一抹純粹群青的滿月之前,沉靜。流動釉面穿插於木紋之中,每個縫隙都藏有秘密。阿琳曾說,一個成立的雕塑如同編舞者,指引觀者在空間中舞動。作品、觀者、與其中的負空間組成一組親密劇場,彼此博弈,合一。

只有曾親手造物的人才能體會,塑造材料過程中的肌膚之親是賦予作品生命的關鍵,同時也反作用於藝術家本體。藝術家強調自己從不設定草圖,沒有既定目標,只是通過與材料對話的過程緩慢摸索、建構、推翻、再重組。

這過程,於嘗試中規避鑿竅,始於倏忽,回歸混沌。矛盾的材料碎片組合之下,那些隱秘縫隙之中,也許可以窺見雕塑的無器官身體狀態。

—— 李清美(b.1993)


阿琳·舍切特《晨曉之月》,2022,釉面陶瓷、著色和染色硬木、粉末塗層鋼,190.5 cm × 111.8 cm × 94 cm。 © 阿琳·舍切特,圖片由佩斯畫廊提供


近觀每件雕塑時,觀者第一注視位置總是上半部分彩色艷麗的陶瓷,啞粉龜裂的紋理和充滿對比的視覺元素是引人矚目之處。陶瓷作品表面以啞光釉藥施釉,在釉藥中加入高溫原料,配合燒製速度而形成龜裂狀態。從龜裂的表面能看到底層的不同顏彩,猜想藝術家的色彩規劃由素燒前開始,按第一次燒製後效果施釉,物料燒製的偶然性成為藝術家的創作元素。此外,內部的負空間有部分用上了厚重的光面釉藥,燒製後因為其釉藥富流動性而成水滴型狀態,內外壁的質感形成強烈對比。同時作品中或與其他作品之間的色彩亦有對比之意,藍與橙、綠與粉紅等等。

在形態上,藝術家不作初稿,隨性地創作出具張力的造型。有別於過往,這系列中有機流線的造型呈現出活潑感。此外,陶塑作品內壁造出一個或多個負空間,吸引觀眾窺看陶洞中的狀態而產生聯想。作品《永遠相守》(Together Forever,2021)用上釉面陶瓷、硬木、金屬、粉末塗層等媒材,呈現出豐富的紋理。遠觀雕塑時,木和金屬的硬朗與陶瓷流線造型同樣成強烈對比。媒材之間得接合支點細小,令裝置帶有易碎倒下危機感,讓人思考藝術家特有的組裝方法。

藝術家熟練地將陶瓷物料結合其他媒材,呈現出當代陶藝的一個大方向——以多變形體、豐富裝飾及燒成實驗來進行視覺創新,拋棄陶泥的創作慣性,嘗試超脫傳統塑泥方式和輪廓表象。

—— 施美婷(b.1987)

阿琳·舍切特《永遠相守》,2021,釉面陶瓷、硬木、粉末塗層鋼,141 cm × 83.8 cm × 55.9 cm。© 阿琳·舍切特,圖片由佩斯畫廊提供

奇怪的紫紅色讓人猜不透來自哪種材料,其他部份清晰的木鋸痕令人以為那也是木或是海棉,到了現場才發現是陶瓷。技法雖不獨門,但將陶瓷和原木互置,質感上卻完全不示弱,還能產生錯覺,的確是有點驚喜。那只是整個展覽的中型作品,《永遠相守》(Together Foever,2021)。

比此小四倍的是純陶瓷系列「再次相守」系列(Together Again),據說尺寸小是因為在抗疫隔離其間,只有她一個人處理所有的工序。可見她在此時空與這批陶瓷進行了難忘的私密對話。其純艷的黃、紅色讓我不期然地想起安尼施·卡普爾(Anish Kapoor)的純色系列,但是阿琳的作品不講物料的純粹性,反而在推進物料的可塑極限,就好像玩信心遊戲一樣,看看放任的結果是否還能將物件留得住。作品本應安放在底座上,但這些作品卻要和底座來個鬥智遊戲,不僅走入底座的區域,還要試探對方是否承受得了。還好,接近失重的那一刻就剎停了,我們才能看到現作。每件作品的座部都刷上了鮮艷的顏色,也沒有要退讓成為配角的意圖。由此可窺探製作作品時的心情。

轉入第二間房,那接近二米四的組合: 「歌與舞」(Song and Dance,2022),放置陶瓷的木板被規劃成圖陣,刷上更奪目的粉紅,木頭被仔細地貼上銀箔。我早已忘了她本是一位資深的陶瓷藝術家,簡直是在搭建臨時建築,再也分不清哪一部份是作品還是底座。也不知道是誰在支撐著誰。在主題之作「晨曉之月」(Moon in the Morning,2022) 中,鐵板像外太空飛來物一樣,不客氣地插入巨木之中,巨木拼湊了陶瓷,還好頂得住,穩住了。這極像她平常與作品對奕/遊戲的作風。

翻看阿琳以往的作品,經常把手的痕跡,顏料的流滴保留。這次,顏料卻很安份地附沾著,物料反而被製造的痕跡高調地提現出來,略顯得有點羞澀謹慎:鏈鋸在木頭的切痕,給仔細地塗上了黑焦色;木頭接駁刻意留下的歪斜,與精心貼了大半銀箔的原木,形成了強列的對比。這些精細度不知道是否要與本來大膽的陶瓷用色來個大對比。

驟然看阿琳的大型作品,結構有點像中國山水畫,站在一點,眼睛可以不停在其中遊走,停頓休息片刻再向上走,但是一轉到作品後面,這位紐約藝術家還是不忘露一手幽默,把鐵板的顏色由藍轉黑,像是魔術手般,將夢幻的月景塞進深沉的大海。她的雕塑,本身就像是迷你舞台裝置。

—— 林嵐(b.1973)

本文是對藝術家阿琳·舍切特(Arlene Shechet)在香港佩斯畫廊(Pace Gallery)的展覽《晨曉之月》(Moon in the Morning)之回應,展覽日期是2022年5月20日至6月30日。

作者:林嵐、施美婷和李清美是三位工作、生活於香港的女性藝術家,她們的藝術創作都有涉及雕塑或陶瓷。

「阿琳·舍切特: 晨曉之月」展覽現場圖, 2022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30 日,佩斯畫廊,香港©阿琳·舍切特。照片: Louise Lo,由佩斯畫廊提供。
「阿琳·舍切特: 晨曉之月」展覽現場圖, 2022 年 5 月 20 日至 6 月 30 日,佩斯畫廊,香港©阿琳·舍切特。照片: Louise Lo,由佩斯畫廊提供。